国旗下演讲 青春志强国心在历史的长河中,今天是普通且平凡的一天,但也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奋斗征程中不凡的一天。每一轮初升的红日,都见证着中国从“站起来”、“富起来”到“强起来”的飞跃。
如今,身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将融入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发展浪潮之中。自1953年以来,经过前十三个五年规划的不懈奋斗,中国党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积极推进各项事业,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。科技创新领域的进步正是七十年来我国飞速发展的缩影。从“通讯黑科技”的5G技术到“绿色低碳”的新能源技术,从“上九天揽月”的“天问”与“嫦娥”到“下五洋捉鳖”的“蛟龙”及“海斗”,崛起中的“东方巨龙”,怎能不让我们自豪。但我们也看到,我国在高精尖领域存在的短板仍未能完全解决。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指出,我国要继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完善国家创新体系,加快建设科技强国。
以芯片产业为例,全球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已经六十年有余,电脑、手机、互联网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。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石,芯片技术推动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,支撑起整个信息时代。中国是芯片产业中的后来者、核心技术的追赶者,在芯片领域遇到了众多“卡脖子”问题。作为清华电子人,我们有责任、有能力运用自身所学,投身于以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,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同学们,“严谨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是一代代清华人身上的烙印。在电子工程系七十年的历史中,前辈们始终奋斗在科研的最前线,把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,取得了一项项重大突破。从吴佑寿教授研制的我国第一台中型图像计算机,到曾烈光教授研发的我国首个大批量生产应用的通信专用集成电路,再到苏光大教授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“人脸识别综合系统”,电子系为我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作为新一代电子系青年,我们更应传承发扬前辈的精神,肩负起历史使命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,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希望我们能够担负起时代给予的重任与期盼,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,严谨求学、积极创新,为解决国家发展难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,为建设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!